三河市泃阳镇梁庄子村落的村落民们无不戴德于党的好政策,无不夸奖带领他们致富的好布告张君伟,传颂他“一身泥土气,满腹为民心”的故事。

“好日子是干出来的”

梁庄镇铝合金门窗_梁庄子村党支部书记张君伟一身泥土气拳拳为平易近心 实木门

村落民们谁也不会忘却8年前那一幕“触电风波”。

“不还钱,我就不活了!
”一个女人站在变电箱前,只要谁推闸送电,她必被电去世无疑。
这个女人是村落电工的媳妇,由于村落里多年前欠她家15000元钱,为讨债才出此下策。

人命关天。
刚刚走立时任的村落党支部布告张君伟当机立断,从自家拿来现金,为集体堵上了窟窿。

然而,讨债的并非仅此一家,那时村落集体债台高筑,穷得叮当响。
由于穷,家庭反面气;由于穷,邻里不友善;由于穷,干群抵牾重重,斗殴打斗遍行乡里,打官司告状此起彼伏。

张君伟深知,自己掏钱为村落集体还账,只是权宜之计,只有集体发展壮大、村落民增收致富,才是根本出路。
于是,他和村落“两委”班子一起,带领群众加油干,逐渐改变“一穷二乱”的掉队面貌。

为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他们从清理承包条约入手,盘活地皮资源,发包闲置的地皮,收回个人私自占用的地皮,办理承包费明显过低不合理的问题,增加了村落集体的收入。
为了改进生产条件,他从提高供电能力入手,新安装一台、增容两台变压器,使供电能力由175千伏安增加到550千伏安,并建筑了防渗管道,有效地促进了生产。
特殊是利用国家架设超高压塔架的机会,经报镇政府批准,用补偿款还清了多年拖欠村落民统共20多万元的“白条”。
从此,村落集体既无外债又无内债,而且有了积累。

经济发展了,集体壮大了,村落民又有了更高一层的追求,希望环境更宜居,文化生活更丰富。
为此,张君伟通过“一事一议”等路子,争取政府投资,全力改进人居环境。

投资500万元,将村落中大街小巷所有土路全部硬化、绿化、亮化,共修建水泥路面6000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320盏,栽植风景树750株,树下间种花草1800平方米。
将1200米长的村落前路由4米宽拓展为9米,修成柏油路面,安装太阳能路灯,植上风景树,成为梁庄子村落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村落中原有4个坑塘,过去泼脏水、倒垃圾,严重影响环境。
他们投资60万元,将个中一个垃圾坑清理填平后建成文化广场,开辟了灯光篮球场、羽毛球场等,安装各种健身器材,培植做事用房。
其余3个垃圾坑填平后植树、栽花,建成村落中小公园,成为村落民休闲的好去处。

“小康路上不能落下一户一人”

张君伟心系村落民,照顾村落里的孤寡老人,折衷办理村落民就业岗位,事无年夜小,不论早晚,随叫随到。

他充分发掘本村落木匠、瓦工多的上风,由村落“两委”供应信息,联系业务,号召能工巧匠或组成建筑队承揽小工程,或到大建筑公司打工。
一韶光,一个仅有400多口人的小村落,几十名瓦木工带动百余村落民生动在多个建筑工地上,大家有事干、家家有收入。

他负责研究落实关于“三权分离”的地皮政策,引进丰茂公司,将村落前500亩地皮集中流转,村落民每年每亩可获流转金1500元,全村落共计75万元。

地皮流转后,把劳动力从地皮上解放出来。
他一方面与丰茂公司洽商,安排村落民就业,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本村落与北京市平谷区马坊镇一沟之隔的区位上风,帮助村落民扩展就业道路。

就这样,有能力有道路的去做生意办企业,强壮劳动力外出打工,一些妇女可以在丰茂公司做零工,在家门口赢利。

张君伟着眼大局,也不忘因病因灾致贫的村落民。
他说:“小康路上不能落下一户一人。
”村落民姚继成被确诊尿毒症,每周三次透析,后来妻子又患上了糖尿病,加之儿子还在上学,繁重的包袱压得这一家三口抬不开始来。
张君伟按照政策给姚继成报告并确定为建档立卡穷苦户,落实了精准扶贫的各项政策,给他妻子安排了每月1900元钱的“扶贫岗”,把孩子送到职教中央读书并享受“两免一补”的政策。

2018年9月,姚继成实现脱贫,摘掉穷苦户的帽子。
走进他家,五间正房宽敞通亮,瓦房顶换成彩钢的,木门窗换成断桥铝的,水电暖气网完好,总造价5万余元,全部由财政补助,自己没掏一分钱。

张君伟说:“穷苦户脱贫了,我的任务没有脱,还要坚持做到挑子不撂、政策不变、关爱不止。

“既要口袋满,还要脑袋富”

村落落美了,村落民富了,张君伟原以为可以歇一口气了。
但是,一件事却引起他的反思。

村落中一对父子反面,常常为一点儿小事打得不可开交,闹到村落委会。
开始以为儿子收入低,对老人照顾不周,就给老人折衷安排了一个每月1000多元的公益岗,但父子关系并没有得到改进。
究其缘故原由,是儿子对父亲的态度不好,惹老人生气。
于是,对儿子加强孝玄门导,使他认识到“百善孝为先”的道理,对老人顺言顺语。
从此,父子和蔼,家庭和谐。

一个家庭和蔼,关键在一个孝字;而维系一个村落的和谐,关键是一个德字。
村落里传说着一个“孝子劝娘”的故事。

张君伟是全村落出了名的“大孝子”,对母亲百依百顺。
但是有件事他却说啥也不依母亲。
原来,他家紧临村落中街道,有时行人为相互避让就把车开到他家门前的花坛上来,老人担心轧坏花坛,就在门前用水泥堆了一道埂。
张君伟批评母亲:“您不能只顾自家,不为大家着想,再说这样也不雅观观,如果村落民都跟您学,俏丽村落庄培植的钱不就白花了吗!
”母亲听儿的话有道理,自己动手铲掉了这道埂。

这件事在梁庄子村落传为佳话,村落民们都向他们母子学习。

张君伟深有体会地说:“德为上,孝为先;既要口袋满,还要脑袋富。

“德润梁庄,孝行乡里”是张君伟的治村落方略。
现在,他正在千方百计张罗资金,谋划培植以德孝为主题的“孝德餐厅”“阳关浴室”“文化公园”,努力把梁庄子村落打造成温馨的俏丽家园。

( 刘玉静 通讯员 靳士平 编辑 李雨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