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锦江市场一些售卖喜糍和发糕的档摊前顾客相继而来。

喜糍被恩平人称为“团年糍”,寓意团圆和喜庆,发糕则寓意发财高升,它们都是恩平公民过年必备的糕点。
今年春节,恩平城乡各大市场数百个点心档口卖喜糍、发糕的买卖非常火爆,赶来买喜糍和发糕的顾客整天相继而来。

恩平局动折叠门_恩平人过新年传统特色喜糍和发糕一个都不能少 玻璃门

日前,来到恩城最大的农贸市场——锦江市场,在市场发卖点心的档口前,熙熙攘攘地围满了顾客,档主见姨妈忙个一直,而最好卖确当属喜糍和发糕等应节糕点。

“从尾月二十七开始,买卖就火起来了。
”张姨妈说,喜糍、发糕是恩平公民过年必备的糕点,紧张用来拜祭先人和拜神所用。
喜糍光荣金黄,呈球状,直径三四厘米,内空外脆;发糕是则中间裂开,呈三瓣状,像一朵花一样。

前来购买喜糍和发糕的市民张奶奶见告,喜糍的主料是精制糯米粉和粘米粉,配料为炒熟的虾米和舂碎的花生米。
制作时,先将糯米粉和粘米粉用滚水调和,做成一个个手掌般大小厚薄的粉饼,放进镬里煮约20分钟,见有空孔后捞起来。
做成甜的就下适量砂糖,做成咸的则下适量食盐,趁热搓成粉团。
每做一个坯就从粉团上取一个小粉球,把小粉球压扁,用米粉将粉团轻抹一下,用手指一直揉搓至很薄,用粉抹一趟,再折起来成两层,一直揉搓成圆形,在糍坯留一个空孔,用嘴对着空孔吹气,直至糍坯被吹涨成气球状,便将孔口捏实置于粉盆中。
接着,将糍坯放入煮滚的油镬中,每次只能放3—5个,慢火炸至糍坯浮起来呈金黄色,用漏勺捞起来,便成为喜糍。

制作发糕则相对大略,先将米粉用净水调和成糊状,再将煮成浆状的黄糖倒入粉浆中并下适量发粉,搅拌均匀。
接着,将粉浆舀到一个个小碗的蒸笼里,放到锅中猛火蒸约20分钟。
揭开锅盖,小碗中的粉浆就变成开裂如桃花的发糕。

据先容,喜糍也被恩平人称为“团年糍”,寓意团圆和喜庆,发糕则寓意发财高升。
恩平城乡过年有一个习俗:从除夕开始至正月十五,家家户户必须用喜糍、发糕放在神台、灶头、门角、天井旁等地方,用来祭祖和敬神。

喜糍和发糕的价格并不贵,每个才0.8元,但由于恩平城乡市民家家户户都须要,以是销量较大,大部分档口均匀每天能有数百元的收入,有些买卖好的乃至能有上千元的业务额。